担保行业待监管
发表时间:2012/10/8 0:00:00   发布人:个人担保

我国担保行业的大发展是在2009年建立了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之后,而这几年担保公司的蓬勃发展,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由于行业制度不完善、体系不健全,加上监管部门实行的紧缩货币政策,去年以来全国各地担保公司因违规经营频频出现资金链断裂事件,让整个行业陷入重重危机之中。
近期,位于广州的华鼎担保公司再次触动公众的敏感神经。这家曾获得广东省首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示范单位”的担保公司正陷入资金链断裂风险。与之合作最密切的广东工行近日就发表公开声明,称华鼎担保资金链紧张,是其自身经营不规范、出现违规操作、从事非担保业务所造成的。
这边厢,一些担保公司不时飘过来破产阴霾;那边厢,另一些公司换张皮接着干。担保行业的这种乱象暴露了行业监管漏洞。
先看制度层面,整个担保行业的监管和规范仍处于“半真空”状态,虽然此前由银监会牵头起草出台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把担保行业划分为非融资性担保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

其中,融资性担保公司是合规持牌机构,必须有地方金融办或其他监管部门的批准才能注册登记。但《办法》中并没有针对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行为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也没有准入门槛限制。
再看整个管理体系,重审批、轻监管普遍存在,监管部门对担保公司的设立仅有比如公司营业执照是否合规等常规审核,对其业务开展并无明确监管。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一是大量游离于监管系统之外非融资性担保公司无法从银行融资,只能以“金融传销”的形式圈钱,随之出现了非法募资、高利贷等现象。二是部分拿到牌照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利益的驱动下,往往与银行工作人员“密切合作”,打着政策的擦边球进行操作。
“从国家层面看,有八个部门对担保公司进行监管,审批权则留给了各省市指定的监管部门,而地方监管部门出于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往往很难严格执行规定,进而导致这种监管体系很难保证监管到位。”三峡担保集团总裁表示。
河南一家担保公司的业务总监则告诉记者,“我们担保公司的业务员以初中毕业为主,其实就是做拉单的工作。”
在此之下,有关担保行业的监管制度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同时,行业素质和自律也亟待加强。
目前整个担保行业缺乏富有金融业务知识的员工,风险管理方面的人才更是缺失,导致整个行业的风险控制和防范能力极弱。因此,加强担保行业的“智库”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未来担保行业的健康稳健发展离不开具备财务管理、法律知识与从业经验的人才队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强化担保公司的整体运营水平。
而在担保行业自律方面,目前各地信用担保协会或公会为促进担保行业健康发展,都在积极制定担保行业自律公约。担保行业的发展,说到底也是信用的发展,因此担保机构应在自律公约下,增进信用建设,逐步把担保业务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强化担保机构的信用评级,才能使担保公司获得合作银行和投资者的信任。

 

文章由重庆担保公司整理发表!

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小新街74号附一号金沙国际大厦A座17F 邮编:430000 电话:400-023-7797 传真:023-86298554
渝ICP备12000557号-1